关于危废管理制度
管理制度是对一定的管理机制、管理原则、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,管理制度的实施一定是管理行为为依据,是社会在产生过程中顺利进行的保证,为了加强危废的管理,防止污染环境,危害人体健康,才制定了危废管理制度。
危废管理制度
一、危废的容器和包装物和收集、存贮、转移、处理危废的设备、地方,务必设定危废识别标志。
二、严禁厂区随便倾倒、堆置危废。
三、严禁将危废混进非危废中收集、存贮、转移、处理,收集、贮存、转移危废时,严格按照危废性能分类开展,避免混合收集、贮存、运输、转移性能不兼容且尚未安全处理的危废。
四、须要转移危废时,务必按照相关标准办理危废转移联单,尚未准许,不可开展转移。
五、按照生产具体情况,安全、合理地处理好停车和处理应急事故环节中形成的危废,避免环境污染事故的产生。
六、各厂区承担本厂区所形成的危废的收集、分类、标示和数量登记作业,在收集、分类、标示作业环节中,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,对操作人员开展必需的危害告知培训,监督操作人员配戴必需的安全防护装备。
七、各厂区对本厂区形成的危废开展严格管理,对本厂区所形成的危废开展详细的登记,填好《危废产生贮存台账》,并对危废的储存量及早上报安全环境保护部。
八、各厂区对危废暂且贮存地方要加强管理,按时巡检,有效确保危废不扩散、不渗漏、不丢失等。
九、危废形成时,所属厂区要搞好职工的劳动防护作业,严禁产生职业危害事故的产生,危废产生后,要及早运去贮存地方开展贮存。
十、各部门需制定危废事故应急预案,按时开展事故演练。产生危废污染事故或其它突发事件,需按照应急方案解决或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危害,及早通知可能遭到危害的部门和个人,并及早向安全环境保护部汇报,接受调查处理。
十一、危废标识管理
(1)危废的容器和包装物务必设定危废识别标志。
(2)收集、贮存、运输、利用、综合利用危废的设备、地方,务必设定危废识别标志。
十二、申报登记制度
(1)厂区形成的危废种类、性能、数量、浓度、转移(或综合利用)动向、危废的贮存、利用地方,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内容和程序,按事实向安全环境保护部开展申报登记。
(2)危废的形成数量、动向务必有严格的台账统计,统计危废形成和流向状况,有效确保危废不非法流失,合法利用或处理。
上述是整理的关于危废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,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获取相关危废处理方面的信息。
- 上一页 化工废物焚烧炉的烟气净化处理技术性
- 下一页 建立城乡一体化污水治理立体管理体系
-
关于危废管理制度
2015.12.16